本次抽查中不合格4个批次,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灰分高、机械强度差。
国家电网在2011年11月表示,正与新组建的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两大集团协商办理分离国有产权划转移交工作。除电网主业外,国家电网拥有庞大的产业群,业务涉及通用航空、电力装备、电力研究院及地产物业等。
(国家电网)集团已经传出消息,打算把国网能源公司协议转让给神华。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净利逾7800万。4月,国家电网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旗下三处电力资产,涉及业务涵盖输配电工程检修和技术服务及电缆附件、输配电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等。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和国资委新闻处未给予评论。截止2011年底,国网能源资产总额550亿元,占国家电网资产总额的2.5%。
神华集团是按销量计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商中国神华(26.81,0.21,0.79%)能源的母公司。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为整体划转。盘江股份内生稳定成长显见,理应享有估值溢价。
借势贵州大发展,公司可望受益。一旦实施收购集团公司煤炭资产,煤炭产销量将有爆发式增长。风险提示:经济增长失速,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对应的P/E分别为17、13、10倍。
2. 盘江投资控股集团也将实现跨越发展。集团未来投资支出巨大,有足够动力借力上市公司来实现。
5.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集团是省内5000万吨级的不二标的。4. 预计2011-2013年,公司的业绩保持26%以上增幅。预计到十二五末,煤炭年均产量增长13%,产能缺口达8000万吨。
集团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响水矿及六枝工矿成熟的煤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贵州省制定跨越式十二五规划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明显提速。二号文使得贵州省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高速增长可期,并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有业绩,有故事,理应有估值溢价。贵州实施电价改革试点,有助于理顺煤电价格,开打煤炭价格上涨空间。
不过,集团内生盈利增长不足以支撑较为庞大的资本支出。1.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必将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
通盘考虑盘江投资控股集团目前在产、在建、规划的煤炭资产,达到5000万吨/年的规模了无意外,未来目标可能扩大。3. 公司煤炭资产内生增长快速稳定,并有望保持至十二五末。内生增长稳定,外延扩张可期。目前估值偏低,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甲醇制烯烃对消化过剩甲醇产能的效果十分明显。三要慎批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
假设全国批建10个年产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每年即可消化1800万吨甲醇,新增600万吨烯烃,节约6000余万吨石油。首先,我国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神华包头年产60万吨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DMTO)和中原石化年产60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均显示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受此影响,乙烯(或烯烃)供应长期偏紧的状况将持续,甲醇制烯烃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甲醇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甲醇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十一五以来,我国甲醇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中石化集团率先建成了MTO项目,表明甲醇制烯烃不会像推广车用甲醇燃料那样遭遇诸多阻力。
统计显示,2006~2011年,我国甲醇产能平均利用率仅51%。加之车用甲醇燃料的安全环保性尚存争议,甲醇燃料的推广还面临不小的不确定性和阻力。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发展非石油路线烯烃不仅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总体需要,也符合几大石油集团的长远利益。二要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
因此,车用甲醇燃料离真正的推广应用还为时尚早,至少3~5年内,该领域对甲醇消费的贡献难言乐观。再次,与石油路线烯烃相比,甲醇制烯烃投资小、占地少、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且不受配套炼厂制约,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引导和用好民间资本,促进行业通过充分竞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建议国家一要对甲醇行业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西部煤、电、水资源丰富且环境容量允许的地区,也应坚持总量控制、等量置换的原则,先淘汰落后产能,再酌情核准新项目。
东部缺煤少气省份原则上不再批准新、改、扩建甲醇项目。四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组建甲醇生产甲醇制烯烃烯烃深加工联合旗舰,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目前国内甲醇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新建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都无法掩盖重复建设、变相圈占煤炭资源、加剧甲醇产能过剩矛盾的事实。而作为清洁燃料的二甲醚,因受到《城镇燃气二甲醚国家标准》有关二甲醚不得掺烧石油液化气的规定限制,同样难以充当甲醇消费的新引擎。截至2011年底,全国甲醇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654万吨、2627万吨和3184.44万吨。2010年,我国甲醇企业平均开工率更跌至45.6%。
相比之下,甲醇制烯烃则大有可为。至于车用甲醇燃料,低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以及添加剂、调制方法、输配规范等标准体系尚未健全,高比例甲醇汽油因无车可用而难获推广。
这对甲醇行业、煤化工行业乃至整个石化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将大有裨益。随着石油资源的减少和成品油刚性需求的增加,烯烃原料供应将日益紧张。
最后,烯烃需求量大,暂无产能过剩之虞。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还将有550万吨以上的新增甲醇产能投产,预计我国甲醇总产能将超过5200万吨,占世界甲醇总产能的43%以上。